工作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工作动态 > 正文

建工学院邓桂花——磨砺青春做更好的自己

发布日期:2014-06-12 作者: 来源: 点击:

     邓桂花,中共预备党员,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2010级2班学生。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、校长奖学金、校一等奖学金,被评为校优秀团干、校优秀学生干部、校“三好学生”、“安徽工业大学优秀大学生”、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品学兼优毕业生等荣誉称号。

     “青春的理想在磨砺中点亮,年轻的力量在拼搏中张扬。”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座右铭。我是个热爱生活的人,对我来说大学生活忙忙碌碌才会充实,万分努力才会学有所成,不断锻炼自我才能乐趣无穷。正是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、勤能补拙的进取精神以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,让我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、有滋有味。
     初到大学有很多的不适应,可以说大学刚开始的自己是孤独的、迷茫的,不知道人生的道路该何去何从。懵懂无知的我,想当然地沉浸于前十几年中老师和家长们给我们所描绘的无忧无虑、“六十分万岁”的梦幻般的大学生活中,整日云里来雾里去的不把学习当回事。随着第一次期末考试,糟糕的成绩给了我当头棒喝,以前总是老师和家长心中“尖子生”的我的自尊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,此刻我才意识到,不能再这样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了。
     我逐渐找到了大学生活的节奏,慢慢地适应了大学的生活。每天我都会挤出至少三个小时的课外时间去自习,消化所学知识。成绩上去了,整个人也就有了自信。现在的我始终铭记一句话: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。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,学习永远是我们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。
     从小学到大学,在周围人的眼中,我一直是一个学习刻的人。从初中开始,我就深深地爱上了一句话“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”(勤能补拙)。我自认为并不比别人聪明,所以我只能比别人更用功、更努力。从大一下学期开始,我重拾高中时养成的早起的生活习惯,每天早上六点钟准时起床,早早地到教室读英语、预习课程。
     早起,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。每当早上起床时,暖呼呼的被窝,我也曾犹豫过、挣扎过;每当早上起床影响到室友休息时,我也曾自责过、检讨过。我只有在起床时动作尽量轻缓,把动作的幅度减到最小。当然,我要特别感谢室友们对我的理解与包容。现在,每天稍微起得晚点,我心里都会有些罪恶感,觉得对不起起早贪黑忙碌的父母,对不起他们对我的殷切期望。
     平时,当我看到别的同学去看电影、去逛街时,我也曾有过躁动。但是,当一次又一次的付出,换来一个又一个丰硕的回报的时候,我发自内心地微笑了。为了梦想,为了父母脸上欣慰的笑容,为了老师和同学们赞许的目光,即使再辛苦也是值得的。经过大学三年多的努力,我获得了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、一次校长奖学金、两次校一等奖学金、一次校三等奖学金。
     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大学是社会的缩影,是提高个人能力的沃土。大学里有很多锻炼我们能力的机会,我们应当及时抓住并好好利用,不断学习与提升适应并融入社会的能力,为将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     在完成学业之余,我十分热衷于学生工作。我始终相信,实践出真知,课堂之外也有大学问。学生工作能够很好地锻炼我的综合能力,提升个人素质,并能带给我服务同学的快乐。2010-2011年,我任校团委办公室干事、建工学院团委组织部干事;2011-2012年,任建工学院团委副书记助理;2012-2013年,任建工学院团委副书记。
     这些经历不仅让我结识了许多朋友,让我深刻地体味了大学生活的丰富,更让我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。我相信,这对于我以后的生活将是大有裨益的。由于在各个方面的优异表现,2013年6月,我被评为“安徽工业大学十佳优秀大学生”。
     大学生活,因为兴趣使然,而变得缤纷五彩,绚烂生动。如今我不再像入学时一样彷徨,而是积极和自信,更拥有了入学时所没有的成熟与理性,准备迎接进入社会的挑战。对母校心存感激的我也希望通过我个人的真实体会与感受,激励学弟学妹们发扬勤能补拙、天道酬勤的精神,努力做更好的自己。